读康铁岭先生《书院门1991》有感
披甲仗剑康铁岭 千峰意气百万兵 —读康铁岭先生《书院门1991》有感
在我们生活中,很多人,一般名字里有的字,本人未必是那样,甚至是相反的。所谓大家常说的:叫什么,没什么。属于反名现象。
但康铁岭不是这样,他用自身固有的实力和能力,把这个俗套子又给它返了回去。他的性格阳光直率,坦诚有力,与他的姓名,字意性质基本吻合。属于顺名现象。他的这种情况,明显异于普通人,普通状况。
既然不同一般,那就肯定有异于常人的地方和本事。果然,只八个月,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小说《书院门1991》,竟顺利脱稿而出。呈献于世,惊艳四座。
今天,网络,微信,纸媒,信息传达通畅迅捷。这种情况,既带来便利,也会出现少数负面问题。古人说“事修则谤生,誉满则毁随。”书刚面市,就有不和谐的声音传来,尖利刺耳。虽然诽谤是对作者和作品的另一种形式的赞扬,但也令人生厌。希望能够在有依据的情况下,表达对作者和作品的任何批评和态度,否则就是毫无意义的诋毁。康铁岭以坦诚面对所有,也希望得到坦诚的回馈,和正常的文学批评。无论是作者,还是作品,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,一定需要各方面朋友坦诚的批评和指正。
这里不是大清,干事的人被骂死,不干事的人说东道西。都一百年了,有的人脑子里那根儿辫子,还是没有完全剪掉。一个人,拼尽全力去做事情,到结局,还有人来干伤口撒盐的事,这很令人费解。任何一件光鲜的事情,其背后,都有着无数的辛苦和汗水。只不过,这些在大部分情况下,不提罢了。
从来就没有轻轻松松的成功,有看得到的,也有看不到的。别光看花开,看不到人家浇水。人家把花拿给别人看,意味着,在后面人家下了百分九十九的努力和工夫。俗语说的好:不服能人有罪。今天的中国人,就得焕然一新,做新中国人。一副大清嘴脸,就没什么看头儿啦。希望我给他设想的,那身亮金铠甲只是盛典礼服,而不是,防备明枪暗箭的护具。其实,这些个纠结缠绕,也是《书院门》这部作品的块垒心结。真是书里书外,生活与艺术,融为一体,能不为康铁岭点赞。
古代形容人,从来不用英俊漂亮潇洒,而是说“貌殊众”。这个“貌殊众”,不仅包括小白脸潘安,更包括“面无须麋”的伊尹,“额如反瓦,面如蟛蜞。”的孔丘,“重瞳”威武的项羽,义重如山的关羽等等,这些相貌与能力卓越超众者,“殊”本身的重点,就落在了卓越,超群,潇洒。我眼里的康铁岭,简直就是活生生,青铜时代,充满力量和传奇的大将军。坦诚直率,简单通达,浪漫生猛。可无奈的是,由于星移斗转,沧海桑田,物是人非的混杂撞击,这才从他内心深处,挤压出了这部百万字的长篇《书院门1991》。这也不奇怪,古今同理,从已有的那些作品中看,也大多是挤压喷发出来的。
心地纯净,好干净的人,看不惯污秽肮脏的事物。青铜时代的眼耳,疾恶如仇,怎见得了胡闹,胡说,胡来。于是,长卷徐徐展开,他娓娓到来,君细心品味。心魂搅绕,精雕细刻,结构紧凑,起伏有序,人物生动,情节真切,抚触可鉴,感受共鸣。就技巧而言,不是这部大作的主要特点,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真,也是这部作品的魂之居所。在虚和假充斥的时候,真诚显得尤其难能可贵。而情是这部作品的主线,灵之所在。当这两者扭结在一起时,胜过一切文笔技巧。精神力量,是难以量化的。但,它散发的能量,却是惊人的。
康铁岭以其执着的精神聚力,完成了他百万字大作一事,其实,细考也好理解。想一想,中国普通百姓买房,就会知道,他们不是在用工资,而是在用精神买房。也就衡量出来,精神力量的斤两,到底有多大力量。这是我们大家看到,并且亲身经历的事,也就无须缀言了。
精诚所致,金石为开,一尊铜鼎重器,精打细造,隆重登场。康铁岭是一个坦诚善良的人,希望天下好人都会拥有不被伤害的护翼。
披甲仗剑康铁岭,千峰意气百万兵。
众好友一心期待,吉时已到。
作者介绍:赵潭,职业画家。天津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毕业。历任天津商学院客座,天津美术学院客座,福建师范大学客座。
推荐阅读:黑龙江视窗